馥郁香型白酒具有色清透明、諸香馥郁、入口綿甜、醇厚豐滿、香味協調、回味悠長獨特的口味特征,除了與生產環境外還有加工技術。
一、立體制曲工藝
酒曲是酒的骨,發酵是動力,也說明了曲在釀酒生產中的地位,想要釀好酒,必須有好曲,這也是釀酒行業的共識。
二、五糧糖化工藝
在生產白酒時大多數使用的都是糧食,在生產馥郁香型白酒生產中,采用了五種以上的糧食,這些糧食還有其他的微量元素,所含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都是不同的。所以多種糧食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營養豐富的培養物質。
三、大曲續糟泥池發酵工藝
使用的大曲還有很多的酶類和曲香成分讓形成醬香的香氣,續發酵,對原料香味的成分有機酸的物質傳承使用。旎窖發酵也是充分了使用微生物對酒體的作用,這些濃香型的白酒工藝特點就是使用的大曲在于馥郁香型糖化料,形成馥郁香型白酒香味成分及量比獨特的主要原因。
四、清蒸清燒工藝
馥郁香型白酒生產中,蒸糧與取酒是完全分開的,釀酒所使用的糧食也是經過統一清洗,通過蒸餾可以排除雜味,完全的發酵完加入適量的熟糠殼拌合均勻,再上甑蒸餾取酒。
五、雙輪底發酵工藝
雙輪底發酵是馥郁香型白酒生產調味的主要方法,生產的方式也比較的獨特,它是用已經取過酒的正槽,不投糧,加上適量的大曲進行拌和作為雙輪底糟源;其而就是采用“移位發酵”法,每個窖始終有兩甑底糟,每次開窖只取上面的一甑使用,新入的底槽又始終放在最下面,第一輪在下面的糟醅到下一輪又移到上面,如此的循環。
這種做法有三個優點:
其一、是用兩甑底糟可以減少正糟與黃水的接觸,控制其酸度;
其二、使用取酒且不投料的糟醅,自身發酵產酒不多,經過兩輪的下滲黃水的浸淋,大量的吸附了黃水中的乙醇和有機酸等有益香味成分,提高了代謝產物的利用率。
其三、是采用的是“移位發酵”方式,生產方式保證了底糟的水分不至于太高,利用上甑和蒸餾,減少底糟與窖底泥接觸的時間,能制作出酒不會出現泥味。
馥郁香型白酒是在繼承中國白酒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創造的一種新的風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白酒的風味。只是因為它是一種新的香味,對它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本文僅從技術層面做了簡單介紹,難免顯得膚淺。然而,讓讀者了解和理解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才是本文的初衷。